【中华传统文化】二十四节气之十六:秋分

2024-09-22 09:00:00

秋分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,秋季第四个节气。秋分,“分”即为“平分”、“半”的意思,除了指昼夜平分外,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。
微信截图_20240923103920.jpg

 

秋分有三候:

一候雷始收声:古人认为雷因阳气盛而发声,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,所以雷也入地收声,不再打雷了。

二候蛰虫坯户:后五日“蛰虫坯户”,王安石诗:“忽忽远枝空,寒虫欲坯户。”“坯”在这里是“培”的意思,虫类受寒气驱逐,入地封塞巢穴,提前告别残秋,准备冬眠了。

三候水始涸:再五日“水始涸”,涸是干竭,水气的影响,春夏水长,到秋冬就会干涸。

 

微信截图_20240923103939.jpg

 

秋分日冷,昼夜等长,凉风习习。诗云:“故园应露白,凉夜又秋分”,在凉夜又秋分的时节,想起故园的白露想必也是从今夜开始进入秋分的吧!

岁月轮回,春华秋实,辉煌过后又是一季耕耘,碧空万里,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一路归途一路金黄!